液壓卡緊現象的危害與原因分析
一、液壓卡緊的危害
因毛刺和污物楔人液壓元件滑動配合間隙造成的卡閥現象,稱為機械卡緊。
液體流過閥芯閥體(閥套)間的縫隙時,作用在閥芯上的徑向力使閥芯卡住,叫做液壓卡緊。產生液壓卡緊時,會導致下列危害。
(1)輕度的液壓卡緊,使液壓元件內的相對移動件(如閥芯、葉片、柱塞、活塞等)運動時的摩擦增加,造成動作遲緩,甚至動作錯亂的現象。
(2)嚴重的液壓卡緊,使液壓元件內的相對移動件完全卡住,不能運動。造成不能動作(如換向閥換向,柱塞泵柱塞不能運動而實現吸油和壓油等)的現象,手柄的操作力增大。
二、產生液壓卡緊和其他卡閥現象的原因
(1)閥芯外徑、閥體(套)孔形位公差大,有錐度,且大端朝著高壓區,或閥芯閥孔失圓,裝配時又不同心,存在偏心距e[見圖7(a)],則壓力p1,通過上縫隙a與下縫b產生的壓力降曲線不重合,產生一向上的徑向不平衡力(合力),使閥芯加大偏心上移。上移后,上縫隙a縮小,下縫隙b增大,向上的徑向不平衡力更增大,最后將閥芯頂死在閥體孔上。
(2)閥芯與閥孔因加工和裝配誤差,閥芯在閥孔內傾斜成一定角度,壓力Pi經上下縫隙后,上縫隙值不斷增大,下縫隙值不斷減小,其壓力降曲線也不同,壓力差值產生偏心力和一個使閥芯閥體孔的軸線互不平行的力矩,使閥芯在孔內更傾斜,最后閥芯卡死在閥孔內[見圖7(b)]。
(3)閥芯上因碰傷而有局部突起或毛刺,產生一個使突起部分壓向閥套的力矩[見圖7(c)],將閥芯卡在閥孔內。
(4)為減小徑向不平衡力,往往在閥芯上加工若干條環形均壓槽。若加工時環形槽與閥芯外圓不同心,經熱處理后再磨加工后,使環形均壓槽深淺不一。
(5)污染顆粒進入閥芯與閥孔配合問隙,使閥芯在閥孔內偏心放置,形成圖7(b)所示狀況,產生徑向不平衡力,導致液壓卡緊。
(6)閥芯與閥孔配合間隙大,閥芯與閥孔臺肩尖邊與沉角槽的銳邊毛刺清理的程度不一樣,引起閥芯與閥孔軸線不同心,產生液壓卡緊。
(7)其他原因產生的卡閥現象:
1)閥芯與閥體孔配合間隙過小。
2)污垢顆粒楔人間隙。
3)裝配扭斜別勁,閥體孔閥芯變形彎曲。
4)溫度變化引起閥孔變形。
5)各種安裝緊固螺釘壓得太緊,導致閥體變形。
6)困油產生的卡閥現象。
三、消除液壓卡緊和其他卡閥現象的措施
(1)提高閥芯與閥體孔的加工精度,提高其形狀和位置精度。目前液壓件生產廠家對閥芯和閥體孔的形狀精度,如圓度和圓柱度能控制在0.03mm以內,達到此精度一般不會出現液壓卡緊現象。
(2)在閥芯表面開幾條位置恰當的均壓槽,且保證均壓槽與閥芯外圓同心。
(3)采用錐形臺肩,臺肩小端朝著高壓區,利于閥芯在閥孔內徑向對中。
(4)有條件者使閥芯或悶體孔作軸向或圓周方向的高頻小振幅振動。
(5)仔細清除閥芯臺肩及閥孔沉割槽尖邊上的毛刺,防止磕碰而弄傷閥芯外圓和閥體內孔。
(6)提高油液的清潔度。
編輯:大蘭油泵電機02-采購顧問
http:/www.zhurongguo.com(大蘭電機)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大型液壓系統安裝步驟有哪些環節?
- 液壓系統外泄漏和內泄漏
- 液壓元件的基本參數及分類
- 節流閥的介紹
- 液壓系統欠速原因分析
- 液壓系統油液的功能與基本要求
- 液壓系統流量損失、壓力損失和液壓沖擊
- 調速回路故障原因分析
- 順序閥和單向順序閥詳解
- 液壓控制閥名詞術語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